您當前的位置:首頁媒體聚焦


福澤長幼 建設香港

福建僑聯網 2002-03-26

記香港福建同鄉會理事長施展望

  一九九四年,他在香港發起成立“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並成為該會創會會長。

  一九九六年,他獲選香港第二十四屆“十大傑出青年”。

  一九九九年四月二十日,他就任一九九九~二○○○年度香港保良局局長。

  他是百營(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及行政總裁。他旗下的企業遍及中國、美國、德國及日本,業務包括地產、股票、金融、財務、通訊服務、機械製造等……

  他就是香港福建同鄉會第十七屆理事長施展望。

  一九五六年六月二十三日,施展望出生于福建晉江龍湖的普通人家。那天正是農曆五月十五日,初一為朔,十五為望。他的父母盼著小兒子的降生能給全家帶來希望,更期盼這個合時出世的兒子日後能幹出一番大事來,於是就取名——展望。

  五歲那年,他的母親帶著小展望移居香港,與在港謀生的父親團聚。

  小學三、四年級,他和班裏的同學一樣,希望長大以後當個醫生、工程師;上中學以後,他的理想變了。他覺得,就是當了一個成功的醫生或工程師,還是做不了太多的事。他希望當個有出色的企業家。

  中學畢業後,他的這種信念愈發愈強烈。開始涉足社會,雖說他從最底層做起;從事貿易,凡事十分賣力。可是,儘管百般努力,最終還是得不到老闆的賞識,他失望了。

  四年的打工生涯使他明白了一個淺顯的道理:要當一個叱吒商界的企業家,必須自己當老闆。哪怕開始時是個不起眼的小老闆。

  一九七八年,二十剛出頭的施展望用歷年打工積攢的三萬元,辦起“百營公司”,起名含意即什麼都幹。百營公司最初經營照相器材貿易。

  一九八○年,亞洲四小龍之一的南韓急需原煤,韓國政府甚至派遣專人前來洽談。施展望一口應允。憑藉他的良好關係,如期將山西原煤運售南韓,輕而易舉地賺到了第一個一百萬。就這樣他成為一名百萬富翁,當時他才二十四歲。

  隨後,百營公司的貿易範圍擴展到鋼材、土產、糧油食品、醫藥、化工以及一般百貨商品。施展望不失時機地把歐、美和印度、日本等的鋼材原料,把獨聯體、東歐各國的鋼材製品銷往中國及東南亞,年貿易額就高達十億港元。同時,百營代理美國“OAK”空調器生產設備,目前中國大陸百分之八十的空調生產線,是百營代理進口的。他把賺來的第一個一百萬用來購置面積逾千呎的辦公樓;第二年再擴大成二千呎,現在發展到信德中心二十六樓的一萬三千餘呎,還不包括附屬的十幾家企業的百營集團的辦公樓。

  百營的貿易生意愈做愈大,種類多不勝數,然而施展望並不滿足,他在尋求重大的投資領域,將單一貿易業務推向多元化發展。

  一九八五年,開始涉足房地產,參與香港與內地的地產物業投資市場;一九八八年“百營(證券)有限公司”成立,經營股票、證券業務;一九八九年成立“百營電業有限公司”,代理美國和義大利的家電用器;一九九三年成立“泛亞船務有限公司”,此外還代理保險及廣告業務等等。一九九七年,百營還投資三千萬元,從義大利、臺灣引進的集成材(指接板)生產線及木材加工全套設備,在福建省三明尤溪西濱開發區興建尤溪百營木業公司。二○○一年,該公司先後在福州和廈門設立了辦事處,目前產品遠銷日本、韓國、臺灣、美國、德國、法國等世界各地。

  談到創業和發展,施展望不能否認機遇對營商的重要性。他深有感觸地說:“創業伊始,最幸運的是我趕上了中國的改革開放。”同時,他認為勤奮和誠信是事業成功的兩大要素。他說:“若要成功,就要進取奮鬥;若要財富,就要辛勤耕耘。”

  在不斷拓展投資領域同時,亦不斷地吸收新知識充實自己,鑒於年輕時沒有機會上大學,面對日益龐大、方興未艾的事業和經濟科技日新月異的變化,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不足,需要充實和武裝自己,需要重新塑造自我。他狠下決心遠赴美國哈佛大學深造。到大洋彼岸攻讀行政管理課程,吸取全球工商業最發達國家的養份和精髓的三年,也是他憑著敏銳的生意觸覺捕捉稍縱即逝的商業良機的三年。學有所成的他並不感到滿足,回港以後,仍安排時間繼續到香港大學和中文大學進修。

  施展望十分認同中國傳統的倫理道德,包括孝順父母、愛惜員工及取諸社會、用諸社會。他不僅是個成功的青年企業家,也是一個熱心各項慈善事業的社會活動家。在香港和國內的社會團體中,他有四十多個的頭銜和十多個名譽職務。

  當他得知內地貧困地區的一些孩子因經濟桔據繳不起一學期三十元的書本費而含淚輟學時,當他親眼見到一些營養不良的小孩,拖著繩子綁起的破“人”字拖鞋上學的情景時,他深深震驚,即產生籌建希望工程基金會的想法,以此為祖國、為家鄉培養二十一世紀的人才。

  於是,施展望就同許奇鋒、施建新、肖寒、邱祥坤、郭國耀、陳進強等一批香港閩籍中青年企業家共同發起,於一九九四年組成“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於是有了基金會剛開始時“七君子”的佳話。他們對籌到的每一分錢,都精打細算,儘量用到刀刃上——援建的希望工程項目。他們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對非慈善性的開支一分也不能付出;每到一處,參加希望工程各種奠基剪綵活動,其費用先由基金會隨行秘書與酒店結賬,爾後再由各人分攤開銷,不給當地政府增加負擔。

  共同的愛心和責任感,令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在港埠社會越來越煥發出其巨大的影響力,人們體會到:該基金會只圖付出,不求回報,是個為國家、為社會辦大好事的慈善組織,眾人拾柴火焰高,使之衝破千難萬苦。來勢兇悍的東南亞金融風暴,沒有摧垮他們捐辦希望小學的既定方向和意志熱情。一九九八年香港遭遇了東南亞金融風暴,但在這一年裏,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不僅落實了大部分許諾的捐款,還籌得善款三百萬元,其感召力還引來了一位香港計程車司機的臨終重托。計程車司機黃玉祥有感於嘗盡沒受過教育的苦,在身患絕症時,聽說希望工程基金會的義舉,毅然決定捐出其所有遺產九十六萬港元,指定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為遺囑的惟一受益人。

  至二○○一年,福建省建設希望小學二百五十多所,其中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在省內捐建的希望小學有五十所。香港福建希望基金會自成立以來,加盟基金會的人員已擴增至一百多人,這些成員90%為全國各地政協委員,旅港的福建政協委員大半數加入了這個造福學子的行列,可謂人才濟濟,最年輕的董事為二十九歲的三源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景源先生。基金會成員有的是香港上市公司老闆,如運盛(中國)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數碼世界有限公司、興港集團有限公司、恒發世紀控股有限公司等近十家公司。據不完全統計,基金會成員在家鄉興辦公益事業的捐贈款額已超過億元,他們在福建的投資額達到幾十億元,在中國內地其他地方投資超過百億元。參與其中的人們眾志合一,凝成了一種向心力,一種團隊精神,使善舉工作越做越多,越做越廣。

  談到發起創立的“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時,施展望說,只要為社會做有益的事,生活才會過得充實。這是他一生中最有意義的事。他說,“祖國”這個概念對於在香港成長的年輕一代是很薄弱的。改革開放政策促進了中國內地經濟發展一日千里,亦給香港注入了新動力。而“希望工程”給了我們接近祖國、認識祖國、瞭解祖國的機會,使我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為作為中國人而感到自豪和驕傲,回饋祖國的願望也越來越強烈。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文化教育是科學發展的根基,“希望工程”又是為平民教育的普及與發展以經濟與精神上的支持,這是千秋功業,造福桑梓的好事。

  一九九六年五月,施展望捐資二百萬元興建的福建中醫學院海外學生公寓。在談到這筆捐資時,他笑說自己一向很有眼光,這幾年吸引了大批海外留學生回國學習。“我一直看好中國內地的中醫中藥發展前景。事實證明,中醫中藥的發展前景無可限量。目前,特區政府正在加緊籌畫興建中藥港,而培養人才成了關鍵的一環,所以能得到福建省地方領導的支持,第一時間建起福建中醫學院海外學生公寓,讓留學生好好學習,確是一件好事。”

  至一九九八年,施展望用於慈善公益事業的捐資就超過二千萬元。這並非小數目,但他說:過去我一無所有,今天我所擁有的一切是從哪是來的,還不是社會給予我的。所以,不論過去,甚至將來,我都崇尚取諸社會,用諸社會。我想,人生的重大使命和重要意義恐怕莫過於此吧。

  作為福建省政協委員,施展望十分關心家鄉的建設,積極為福建的發展獻策出力。他圍繞福建省的工作中心和重點以及社會各界普遍關心的重大問題,以提案的形式履行職能,建言獻策,提出了許多有較高參考價值的意見和建議。據悉,在最近召開的福建省政協八屆五次會議上,施展望的《建議成立非牟利慈善機構》被評選為一九九九至二○○一年度的優秀提案,受到了表彰。

  二○○二年三月二十三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在香港福建同鄉會成立六十三周年暨第十七屆理監事就職禮上,新任理事長施展望致詞時表示:面對祖國日新月異發展的大好形勢,本屆理監事會將繼續履行聯絡鄉誼,服務社會的宗旨,繼續高舉愛國愛港愛鄉的旗幟。為香港社會的穩定繁榮,多作奉獻再創輝煌。今屆理監事會視“福澤長幼 建設香港”為當仁不讓的社會責任。

  他說:要繼續辦好各種補習班培訓班,增強年輕一代的生存競爭能力,積極為鄉親創造就業機會,要辦好中醫醫療所,提供廉價優質的醫療服務,更好為老中青幼服務,為鄉親多添福祉,多做善事。要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加強聯絡溝通,積極支持特區政府施政及行政長官董建華的工作,要積極三與香港社區活動,加強與兄弟社團的聯誼;要大力發展新會員,積極支持家鄉的經濟建設,把香港福建同鄉會辦成一個朝氣蓬勃,興旺發達的社團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