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媒體聚焦


善心善德 惠澤教育

《華人經濟》 2009年第8期 記者:湯佳佳 何成保 程書香

徐偉福 善心善德 惠澤教育

“人人有書讀,個個讀好書;鄉鄉有學校,校校無危樓。”是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的理想,為了追求這一理想,基金會的參與者們薪火相傳地不斷努力著。

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旨在聯繋、團結香港各界人士,關心支持中國的教育事業,期望為祖國培養人才、造福社會,為實現國家富強的目標盡一分力量。基金會第十四屆主席徐偉福先生在任期間努力發揚該會宗旨,積極籌集資金在內地貧困地區興建希望小學,在他和基金會成員的共同努力下,二○○八年,在內地貧困地區捐建了六十八所希望小學,極大地改善了貧困地區的教育基礎設施建設,也創造了基金會自成立以來捐建希望學校最多的年份,顯示了徐偉福主席的奉獻精神和做出的突出貢獻。

“向貧困地區出發,從教育做起。”一直以來,徐偉福先生都肩負著這個使命與責任,不斷向新的目標邁進,也不斷為社會和祖國托起明天的太陽。

 

做公益不應為名為利

“做公益不應為名為利。”平和謙雅、沉穩樸實、處事低調的徐偉福先生如是說。

十幾年來,徐偉福先生一直竭力為希望工程和教育事業出錢出力,二○○七年,他更是被評為基金會捐款冠軍。在他當主席的任期內,積極籌集善款,為內地貧困地區捐獻六十八間希望小學,極大改善了貧困地區的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和教學環境,讓更多的學生得以接受良好的教育。

其實,在徐偉福先生上任期間,正值金融海嘯席捲全球之際,但他不畏艱險、積極發動周圍熱心公益的朋友,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籌集港幣二千三百一十二萬元,捐獻的希望學校數目為基金會歷屆最多,大大超過了他就職時提出的預計目標。在任期間,徐偉福先生及其基金會成員共訪問了七個省、自治區,探訪了十多個民族和地區,上百個縣、市、鄉、鎮,行程上萬公里,為基金會捐建的四十六所希望小學剪綵。今年二月,徐偉福先生還探訪了四川災區,為基金會在仁壽縣捐贈的港閩希望小學竣工剪綵,實踐了他們對地震災區人民的莊嚴承諾。

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捐助的物件主要以小學為主。據徐偉福先生介紹,有些偏僻的山村兒童,下山一趟要幾個小時,即使當地有學校,也只是設在破爛的廟宇中。如此落後的教育環境、如此簡陋的校舍,每當看到這些,徐偉福先生的心中就會萌發這樣的感想:這些孩子如果沒有機會上學的話,長大了就沒有文化,即會造成隔代貧窮的現象,這樣長期下去,會給整個社會帶來不和諧的因素,所以必須從基礎做起。抱著這樣的想法,他積極號召基金會成員奉獻愛心,努力改善貧困地區的教育設施,為廣大貧困地區的小朋友創造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不僅如此,基金會還資助貧困學生的學習費用、獎勵和資助希望小學教師深造學習、不斷改善和增加希望學校的教學設備。

“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的運作機制比一般慈善團體更用心、更細緻。”徐偉福先生如是說。每當基金會決定在一個地區興建希望學校,總是在第一時間與當地的政府、政協、統戰部、青年聯合會取得溝通和合作,並邀請一些退休的政府官員幫忙跟進具體的事項,力求每一筆捐款得到詳盡的交代和落實。

回顧過去一年的工作,徐偉福先生坦言:“過去一年為公益事業所做的事是我人生中最有意義的事,如果過去的一年我有什麼感言的話,那就是:如果你有心為公益事業盡點力,就參加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如今,徐偉福先生雖已卸任主席一職,但是他仍不忘為公益事業奉獻自己的力量,並且積極號召更多的人加入其中。今年九月下旬,他先前往青海、甘肅為當地的希望小學剪綵,之後將前往寧夏、福建。

一直以來,徐偉福先生將慈善事業當作自己的事來做,從沒想過去得到什麼回報,只是默默耕耘,勤力奉獻。“其實,在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裏,大部分捐助者都是熱心教育的成功企業家,他們在全國各地捐了多所希望學校,但為人卻非常低調,並不喜歡標榜自己做過什麼善事,甚至許多人也不用自己的姓名為希望學校命名。”徐偉福先生說道。

他們就是這樣一群人,善心善德,卻從不將所做的善事拿來沽名釣譽;也從不將善事和做生意混為一談,或以小“善”而謀取大利。那些得到過他們關愛的孩子常常不知道幫助他們的人長得甚麼樣,更不知道遠隔千里,為什麼這些熱心人士要幫助他們?對此,徐偉福先生平靜地說:“援建希望小學是我們的一份心意,這份心意就是希望邊遠地區的學齡兒童努力讀書、學好本領,將來報答父母、回饋社會、建設國家。”

 

經營公司管理有道

徐偉福先生一九七八年即會同兩個搭檔開了第一家工廠。上世紀八十年代,內地實行改革開放,他們創新性地進入內地市場,之後,發展勢頭迅猛,南益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在內地的河北、上海、廣東、廣西、福建、江西均建立了工廠,“我們在內地有三十家工廠,每家工廠都設有總經理,實行獨立核算,而且每一家工廠在香港都有對應的公司管理。每年我們都要求內地的工廠就第二年的生產效益作一個規劃,一般他們都可以超額完成。”身為公司董事的徐偉福先生說。正因為擁有獨特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在一九八○年到二○○九年這二十九年間,南益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在工業方面的營業額大致增長了五十倍左右。這種增長的速度是驚人的,是企業發展史上瑰麗的篇章,值得廣大企業家學習與深思。

“之前我們在中東和東南亞開辦過工廠,但是最終還是將眼光投向了內地廣大的市場。現在,公司每年都會在內地開辦工廠。”南益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不但積極在內地開辦工廠,支援祖國建設,一九八二年至一九八八年期間,還在福建興建了一百所小學。徐偉福先生在內的公司董事局十分注重承擔社會責任,他們認為企業如果有所盈利,應該很好地回饋社會,這是一種何等的人生境界、博愛之情。

南益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之所以能夠獲得如此快速的發展,取得今天的成就,主要得益於公司管理層有一顆平常心。這顆平常心使得他們能夠冷靜地看待市場,對待機會,既不急於求成,也不裹足不前;就是這顆平常心保證了他們在大風大浪的商海面前穩如泰山;就是這顆平常心讓他們可以理性地運用自己的慧眼開拓祖國的市場,獲得了絕好的發展機遇。

 

言傳身教教育子女

在徐偉福先生熱心公益、努力改善貧困地區教育事業的影響下,他的大兒子也十分關注慈善事業,去年盡自己的能力捐獻了一所希望小學。

“我的大兒子十八歲前往美國讀書,大學是在美國密西根大學就讀。畢業後,他想讀MBA,因為報考MBA需要三年的工作經驗,他就憑自己的努力應聘到美國高盛集團總部,在高盛集團裏,他學了很多東西,三年後,他去加州大學攻讀MBA。”徐偉福先生介紹說:“我覺得作為家長最主要的就是讓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大學畢業只是接受基本的素質教育,主要還是要靠他們自己去努力。”

徐偉福先生的大兒子畢業後,並沒有去父親的公司,而是自主創業,開辦起網路公司。剛開始時,僅租了一個容納十人的辦公室,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地經營,如今經過循序漸進、穩中求進地發展,大兒子的公司已初具規模。徐偉福先生的大兒子這種踏實、穩進的作風,與徐偉福先生的教育理念是分不開的,他總是教導子女多讀書,踏實、認真地做事,子女們在他的影響下,個個都很出色。女兒在美國讀完大學後,繼續在香港科技大學讀碩,前途廣闊,小兒子也在美國加州大學就讀。

良好的教育對一個人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影響。徐偉福先生深知這一點,因而他鼓勵子女們讀書、深造。子女們在父親的影響下,成績非常優秀,並且想著在學成之後努力回報祖國,為國家貢獻一點力量。

 

後記

徐偉福先生對現在的年輕人有著自己獨到的看法和要求,“國家目前發展很快,年輕的一代應該珍惜現在的環境,我們那個年代的人經歷過苦難,所以特別珍惜現在的環境,而現在的孩子基本上生活條件都十分優越,我覺得應該讓他們多讀書,接受很好的教育,這樣才能讓他們各方面得到良好的鍛煉,不至於坐享其成。”

在談到金錢與個人價值之間的關係時,他說:“金錢的確很重要,但不是最主要的,如果能利用金錢幫助一些人,讓他們生活條件得以提高、教育環境得以改善,這才是最有意義的事。”每當在貧困地區考察的時候,他看到那些生活困苦的人們,總是十分痛心,想利用自己的力量幫助他們。

一直以來,徐偉福先生都十分熱愛公益事業,積極為改善貧困地區的教育設施奔走,不管是沿海還是邊疆、漁鄉還是戈壁、一馬平川的平原還是鷹擊長空的高原、黃土地還是浩瀚的沙漠,都留下他的足跡。他懷抱著“人人有書讀,個個讀好書”的質樸理想,跨越不同的地貌、跨越不同的民族、跨越貧窮與富足、跨越政治與宗教,不斷為貧困地區的教育事業作出重要貢獻。

 

人物簡介

徐偉福先生,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第十四屆主席,在任期間,在基金會成員的共同努力下,為內地貧困地區捐獻了六十八所希望小學,極大地改善了貧困地區的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同時擔任南益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主要經營織造、工業、地產等,在內地擁有三十多家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