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媒體聚焦


播撒教育種子融和民族情感

——訪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新任主席黃家榮

大公報 記者‧鄧韻妍

  教育,是平等機會的起點、社會公義的承傳,也是脫貧重生的希望。懷抱着「人人有書讀,個個讀好書」的質樸理想,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自1994年創立以來,即堅持深入貧困地區,播撒教育的種子。至今,從沿海到內陸,從漁鄉到山城,從平原到沙漠,全國各地均可見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援建的希望小學蹤跡。如此豐碩成果,正源於基金會同仁扶貧濟困,援校助學的行善決心和目標。今天,新任主席黃家榮接棒再衝刺,在其帶領下,相信基金會必將展現又一番新景象。

  「基金會同仁上下一心,目標一致,籌款、建校、揭幕、出訪,事事坐言起行,親力親為,目的,就是辦實事,為貧困地區的教育帶來實質的援助,為山區的孩子燃點未來的希望」,甫談到基金會的目標和使命,身兼稻香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的黃家榮即娓娓道來。

 

跨越地域打破民族界限

  他續介紹指,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創會十七年來,以為內地貧困地區莘莘學子建立助學平台為目標,以跨越不同的地域與民族界限為挑戰,在志同道合的夥伴們不懈努力下,克服了種種困難,將「希望工程」事業不斷向前推進,近些年來,每年籌款超逾千萬、援建的希望學校遍及全國,至今共籌得善款總額達港幣1.45億元,在國內23個省、自治區援建了 402所「希望小學」,可說為貧困地區的教育事業作出了重大的承擔和貢獻。

  作為早期由福建鄉親創立的慈善團體,是次以籍貫廣東的黃家榮繼任主席,可謂基金會跨越地域界限的又一具體說明。「加入基金會以來,處處感受到本會目標清晰而單純,故一直得到各界的認可和支持。是次有幸出任主席,不但見證了基金會的包容共通,同時亦感任重道遠,日後自當全力以赴,吸納更多熱心人士加入我們的慈善隊伍,同心協力推動國家的基礎教育慈善事業」,黃家榮承諾道。他強調稱:「今天國家雖已稱得上繁榮富強,但一些貧困地區、高寒山區、民族地區、邊遠地區教育設施仍非常簡陋和缺乏。要改善當地人民的生活,唯有從提供基礎教育做起,授人以漁,助人自助,才是希望所在,幸福之始」。

 

凝聚力量政企共同參與

  加入基金會近十年的黃家榮更深有體會表示,拿數十萬援建一所學校,就能讓數百個小孩接受教育、改善貧困地區的辦學條件,是力所能及的善心人皆樂意為之的事。但基金會更大的使命,是發揮凝聚各界力量的平台作用,合眾人之力,年復年地援建一所又一所希望小學,其最後得到的成果,是可以大得難以想像的。「基金會提供的援建資助,更可作為受助地區的教育啟動基金,期望當地政府及企業受到遠道香港而來基金會善舉感染,共同參與建設,只有這樣,才能為人民實現脫貧,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希望」,黃家榮續指出。

 

走入偏遠地區點滴累積

  回顧過去十多年,基金會的足跡從最初的福建沿海,走至近年的寧夏、甘肅、青海、西藏、新疆、雲南等西北、西南地區較偏遠的少數民族地區,一點一滴的累積,證明了教育是個人與社會發展的基礎,也是民族融和的最佳橋樑。多年來,基金會的工作獲得內地政府及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和認同,已先後榮獲「福建省捐贈公益事業突出貢獻獎」、「雲南省希望工程貢獻獎」、「寧夏回族自治區民族教育事業特別貢獻獎」、「希望工程20年」特別貢獻獎多項殊榮。「每次出外探訪,看到孩子們不畏艱難,帶着強烈的求學慾望,每天攀山涉水上學,成為我個人背後支持扶貧教育的最大動力,而能圓山區小孩上學的心願,從孩子的興奮和家長的感恩的氛圍中,更感染着我們基金會每一個成員,堅持不懈的繼續下去。期望我們的第二代能延續此精神,薪火相傳,從貧苦孩子的刻苦耐勞求學精神中,作出個人的反思的和奉獻,為國家的前途和未來,作出更大的貢獻」,黃家榮深情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