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媒體聚焦


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希望工程薪火相傳

——寫在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第十七屆董事會就職之際

大公報 記者‧史兵

  四月二十七日,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在港舉行第十七屆董事會就職慶典。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常委、統戰部長馬金虎,青海省政協常務副主席陳資全,福建省政協副主席、統戰部長張燮飛等領導及有關人士應邀出席。馬金虎部長高度評價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發揮的作用,稱該基金會已經成為溝通香港與內地的橋樑,成為溝通各兄弟民族之間情感的橋樑。張燮飛部長更稱讚該基金會從創會理念到工作範疇,從扶貧方式到援助成效都提升到一個更高的發展階段。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十八日,為響應團中央的號召,一批熱心發展教育、公益事業的香港閩籍青年企業家發起成立了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

 

扶貧援教:捐建402所希望學校

  香港華閩集團協調聯絡部總經理林勁,是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的背後參謀,現任該會會務顧問、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常委。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說: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成立17年來,始終以聯繫、團結香港各界人士,關心支持中國的教育事業,期望可為祖國培養人材、造福社會,為實現國家富強的目標盡一分綿力為宗旨,秉持“人人有書讀,個個讀好書”的質樸理念,堅持根植貧困地區,播撒基礎教育種子,從內地福建省做起,逐漸擴展到內陸省區,董事會成員也由創會時的47人,發展到最多時的 123人,而且由閩籍鄉親擴大到其他省籍人士,成為香港社會各界慈善家鼎力支持和熱心參與的社會慈善團體。

  據介紹,截至第16屆董事會,該基金會在社會各方面的關心和支援下,通過各種形式籌得善款港幣1.45億元,在國內23個省、市、區援建了 402所“希望小學”,資助了萬余名學童的五年學費及 666名受水災影響的貧困學生重返校園;獎勵優秀學生,對有突出貢獻的希望小學校長予以獎勵,資助希望小學教師到大學深造;一次性資助貧困大學生 827人完成學業;資助希望小學學生參加全國希望小學運動會及歌詠比賽並獲佳績;捐建 100套“希望書庫”、19套“三辰影庫”及其他現代化電腦、電化等教學設備予有需要的學校;舉辦了 6期希望小學教師培訓班,培訓教師 448名;1996年還舉辦了全國首屆電視慈善籌款晚會;2002年在福建電視臺成功舉辦“情系希望”元宵慈善晚會;2003年主辦“希望聖火”大型慈善晚會,同年八月還成功舉辦全港性公開賣旗籌款活動等。2004年被福建省政府授予“福建省捐贈公益事業突出貢獻獎”金質獎章、獎牌和榮譽證書,並在福建省武夷山市為該會立碑表彰;2005年被雲南省授予“雲南省希望工程貢獻獎”;2007年被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政協聯合授予“資助寧夏回族自治區民族教育事業貢獻獎”;2009年被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授予“希望工程20年”特別貢獻獎。

 

賑災濟困:善舉惠及海峽兩岸

  “捐款數十萬元就可以援建一所學校,就能讓數百名孩子接受教育,並改善貧困地區的辦學條件,儘管此事要花不少時間和心血,但每每聽到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看到貧困學子們有書讀後綻放的笑臉,基金會的同仁們都覺得很值得!”剛剛卸任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第十六屆董事會主席的周茂年欣慰地對記者說。十多年來,儘管董事會換了一屆又一屆,但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致力援助內地貧困地區的教育事業的目標始終沒變。每當內地特別是貧困地區發生特大自然災害後,該基金會總是第一時間行動起來,為災區學校募集善款賑災濟困。

  採訪中,林勁告訴記者:2008年 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後,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不等任何通知,率先組織募捐了 129萬元善款,並主動聯繫向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中農鎮捐建了一所“港閩希望小學”。去年6、7月間,福建的南平、三明等地接連受到兩次暴雨山洪的襲擊,不少學校校舍損毀嚴重。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捐款 150多萬元,在南平市延平區和三明市泰寧縣各捐建一所“希望小學”。17年來,該會已在福建省捐建 204所學校,投入建校資金近億元。

  據介紹,17年來該基金會已先後在福建、寧夏、雲南、甘肅、新疆、廣西、西藏、青海、廣東、遼寧、湖南、內蒙古、江西、山西、貴州、安徽、重慶、吉林、四川、山東、河北、陝西、河南等23個省市區捐建了 402所希望學校,使數以萬計的貧困學子安坐在嶄新的教室裏上課。如今,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的善舉不僅僅只在大陸內地,更跨越海峽惠及臺灣同胞身上。據林勁介紹,2009年8月8日颱風“莫拉克”襲台,連日大雨引發泥石流,造成台南地區不少村莊被毀,不少兒童不僅失去了家園,甚至失去的雙親成為孤兒。為幫助台南地區災民重建家園,度過難關,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緊急動員全體同仁及社會各界人士捐款,共向臺灣災區捐款85.4萬多元,用於資助台南南投信義鄉隆華小學重建工程,以及資助台中大甲鎮鎮瀾宮孤兒院收養來自災區的45名孤兒教育費用。南投信義鄉隆華國民小學還特意向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發來感謝信。

 

配合國策:推動慈善理念發展

  剛卸任的周年茂主席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感慨地說:中國作為一個多民族國家,維繫各民族間的融合互信,是國家走向昌盛富裕的關鍵所在。因此,近些年來,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也積極回應中央政府的號召,支援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開始把幫扶的重點轉向西北、西南等邊疆少數民族地區,不僅在少數民族地區落實了“以基本教育支援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核心理念,更以實際行動深深打動了少數民族同胞的心,在推動民族融合方面發揮積極而重要的作用。

  林勁向本報記者回憶了前年他隨基金會組團訪問青海、甘肅時遇到的感人場面。他說:青海平安縣三合鎮寺台村的藏、回、土、蒙族的同胞聽說基金會要來訪問,紛紛趕做了一批精美的繡花鞋墊送給訪問團員,一雙雙凝聚著藏民同胞深厚情感的鞋墊,深深感動著每一位訪問團員。在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縣郭幹鄉海家村牧野溝小學時,一位70多歲的回族老大娘從口袋裏掏出幾顆核桃送到訪問團捐資人蔡其雄手中,感謝他捐款為村裏建起希望小學。起先大家並不清楚這幾顆核桃的用意,一問才知,原來這位老人有兩個孫子,沒法到30多裏路外的學校上學,自從基金會在她家的村子建起了小學後,她的兩個孫子就有學上了,所以特別感謝這所學校的捐建者。但是,因為家境貧困,她拿不出什麼像樣的東西感謝蔡其雄先生,只好特意選了幾顆核桃,以這種極為純樸的方式來表達她對捐建者的謝意。站在一旁的自治州領導也感動地說:“你們用善舉幫助我們融合了民族同胞的情感,你們的作用已經遠遠超出了扶貧助學的範疇。”

  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創會17年來,在探索為內地貧困地區莘莘學子建立助學平臺為目標的過程中,也在不斷探索慈善事業發展的新路徑。其中,跨越地域打破民族界限、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參與和由沿海祖籍地向偏遠少數民族地區推進的做法已經獲得廣泛肯定。據介紹,剛剛當選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第17屆董事會主席的黃家榮先生,是一位祖籍廣東人士,加入該基金會已經近十年。他在就職感言中說:“加入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以來,處處感受到本會目標清晰而單純,故一直得到各界的認可和支持。此次有幸出任主席,不但見證了基金會的包容共通,同時亦感任重道遠,日後自當全力以赴,吸納更多熱心人士加入我們的慈善隊伍。”他說:“今天,我們的國家雖然已稱得上繁榮富強,但一些貧困山區、高寒山區、民族地區、邊遠地區的教育設施仍非常簡陋和缺乏。要改善當地人民的生活,唯有從提供基礎教育做起,授人以漁,助人自助,才是希望所在,幸福之始”。他表示:不僅我們這一代人要不懈努力下去,還要讓我們的下一代延續這種精神,薪火相傳,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基金會訪川團成員與地震災區學生在由基金會捐建的 放大圖片

眉山市仁壽縣中農鎮「港閩希望小學」新落成的教學樓前合影

 

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縣郭幹鄉海家村牧野溝小學的回族老大娘特意

向捐校人蔡其雄(中)致送兩粒核桃以示對他的捐校善舉表示感謝

 

基金會訪青團成員在青海省平安縣三合鎮寺台村接受學生家長們親手縫製的精美繡花鞋墊

 

基金會會務顧問林勁(右一)、執行董事廖競揚(右五) 、王建平(右三) 參加甘肅省卓尼縣

喀爾欽鄉相俄村『正心希望小學』落成剪綵時,與該校藏族教師在新建成的教學樓前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