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媒體聚焦


構築希望 放飛夢想

訪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候任主席林英達

2012-04-25

  『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第十八屆董事會就職典禮』將在四月30日舉行,日前我訪問了候任主席林英達先生。基金會位於銅鑼灣的會所不算大但卻非常整潔端莊,墻上貼滿基金會援建學校新舊對比的照片。甫坐下林英達先生就遞給我一疊大小不齊紙張,看來有些破損但字跡恭整,很顯然是孩子寫的,我一張張認認真真的看了起來。

 

孩子的渴求

  『貧瘠的土地熄滅了我們的夢想,古老的大山阻隔了我們希望的翅膀。一間間低矮的教室讓我們幼小的身軀擠破了黑板,一個個陰暗的角落讓我們的眼睛受難。我們不想早早就戴上眼鏡,但我們教室的光線實在太暗;我們不想三個人擠在一張小床上睡覺,但我們沒有房子。記得一個寒冷的冬天,一不小心,我從床上滾落下來,當時的我又冷又氣,心想:為什麼大山裡的孩子就要在這樣的教室上課?在這樣的宿舍住呢?不知道。也許我們窮,我們山區實在太窮了,我們山區的老師和同學實在太苦了。』

  『我們的學校曾經非常緊缺,七十個同學擠在一個教室裡上課,桌子貼著桌子,人挨著人,無論上課下課好幾分鐘時間才能坐到座位上,才能離開座位走出教室。我們多麼盼望學校能多建幾棟教室,讓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學習,多麼盼望學校能夠擁有專門的閱覽室,我們也能像城裡的孩子一樣坐在裡面看課外書籍,多麼盼望學校能夠擁有電腦室,讓我們學習電腦知識,在現代資訊化的海洋裡遨遊求學。』

 

身負重任

  『讀了這些信,我們就知道自己肩上的擔子有多重,責任有多大』林英達先生開腔了。『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成立已17年了,我們的理念很簡單,就是四句話『人人有書讀,個個讀好書,鄉鄉有學校,校校無危房。』我們希望每一個孩子都有書讀,我們希望個個孩子都把書讀好,我們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在自己家的附近就找到學校,我們希望孩子們都在安全、舒適、明亮、寬敞的環境里學習。憑著這四句話,我們從愛心出發,從一點一滴做起,將著眼點放到最貧困地區,緊緊抓住基礎教育這個根本,增加對高寒山區、民族地區、邊遠地區和邊境沿線的“三區一線”地區援助力度,讓每一個被教育遺忘的角落,都充滿陽光。我們會資助貧困學生學費;捐資購買教學設備;舉辦教師培訓班;舉辦了大型慈善籌款晚會和公開賣旗籌款活動。多年的耕耘終於有了收獲,基金會越來越得到社會的認同和支持,福建省、雲南省、寧夏回族自治區等政府分別授予本會『福建省捐贈公益事業突出貢獻獎』、『雲南省希望工程貢獻獎』」、『寧夏回族自治區民族教育事業特別貢獻獎』、2009年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希望工程20年』特別貢獻獎。』

 

要安全讀書

  『今天中國的教育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基金會如何因應這一變化而調整自己的發展方向』我問。林英達先生若有所思地說:『教育一個是量的問題,一個是質的問題,「有書讀」基本上是一個量的問題,由於國家的大量投入,目前問題己基本解決,所以我們提的少了。「讀好書」是現在的關鍵,現在的主要問題是正在讀書的學校有沒有危房,安不安全。教書的老師的學養够不够,會不會誤人子弟。 學校有電教設備嗎?有實驗室嗎?有食堂嗎?宿舍是否四面通風?是否要幾個人擠在一起睡覺?孩子上學遠嗎,過河有橋嗎?希望工程是在解決問題中成長的,一個問題解決了我們就會把注意力放到下一個問題上。教育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林先生,我知道您的生意和社團的工作很忙,是甚麼吸引您投身到希望工程的事業中來並且出任第十八屆主席呢?』。林英達先生與奮得說『參加基金會就像加入了一個志同道合的大家庭。我們出訪全部食宿費用都是自己出,去的是窮鄉僻壤,起早摸黑坐八九個小時車就為了看一下學校,看一下孩子,看一下各民族父老鄉親。有時路壞了要下車步行,要推車;有時路斷了要在荒野等待營救;有時連電話都不通只能自求多福;有時上是懸崖峭壁,下是萬丈深淵,車在顛簸中行進,有命懸一線的感覺。這樣的地方,這樣的行程,不僅自己去,還要帶老婆孩子去,還要帶公司員工去,還要帶朋友去。說來奇怪,無論走的多遠,去得多偏僻,還是有人去,而且一去再去。為什麼?如果你收過年近八十的大娘送給你的一個雞蛋或幾粒白果,你就知道甚麼叫珍貴;如果你被各民族孩子圍住爺爺奶奶的呼喚,你就知道甚麼叫親情;如果你看到父老鄉親孩子老師如何在寒風中瑟縮著幾個小時的等候訪問團,你就知道甚麼是期待;如果親耳聽到孩子夸耀他們的學校是方圓幾百里最漂亮的建築,你就知道甚麼是自豪;如果你得知你是過去幾十年山里人最重要的客人,你就知道甚麼是「尊貴」。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就是這樣一個會,在這里講的是愛心,做的是奉獻,只有心里裝得下邊遠山區孩子人才會留下,有人從創會留到現在,一留就留了十八年。慈善不只是有錢人的玩藝,其實基金會的很多贊助者本身並不富有;慈善也不是追逐名利的地方,我們基金會有一個贊助者名叫陳秉志,他每年捐幾百萬,目前已捐了1600萬,援建了58所希望學校,照規定每一所學校都可以用他的名字為學校命名,但他援建的學校全部叫『正心希望小學』。我們從來都不需要向他籌款,每年他都會自己告訴你他的捐款數字,在希望工程這個大家庭里你可以找到一些被現代社會遺失了的東西,那就是人與人之間那種美好的感情。』

  訪問結束了,我感觸良多,我突然有了一種也想和他們一起去看看大山,去看看孩子的沖動,在群山萬壑中穿梭,在懸崖峭壁與萬丈深淵之間奔馳,帶去我們心中良好的祝願。我要謝謝希望工程,謝謝林英達候任主席,他讓我找到了一些我遺失了很久的東西。

 

安溪縣福田鄉豐田村『林英達希望小學』的向捐校者林英達配戴紅領巾和敬獻鮮花

 

林英達先生與學生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