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媒體聚焦


獅子山下 精神寫照--記香港“手套大王”葉建明

來源:新華網 記者:向劍幗 2014-04-13

編者按:葉建明先生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是嘉鴻集團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嘉鴻手套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嘉鴻包袋製品有限公司董事長。他愛國愛港愛鄉,積極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依法施政,參加各種社會活動。擔任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福建省政協常委、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主席、香港泉州同鄉會常務副理事長、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會員、香港福建社團常務董事、香港福建同鄉會副理事長的社會職務。他又是一位樂善好施的慈善家,捐贈各項慈善款超過港幣1200萬元、2008年捐四川地震災區物資款項超過人民幣 500萬元、在甘肅捐建 2所希望小學,在福建武平縣、安溪縣、寧化縣、南平等地各捐一所希望小學,共 6所學校。

  香港有一個別名叫作奇跡,從小漁村發展到國際大都會,維港海畔奇跡故事不斷上演;
  香港有一種精神叫作奮鬥,赤手空拳打天下,愛拼才會贏,獅子山下共唱艱辛努力……

  葉建明,一個普通的香港人,從貧困中走來,在奮鬥中成功,在成功中展望輝煌。他走過的每一個足跡,他的奮鬥經歷,是香江千百個從零開始創造香港奇跡的同時,也創造了自己充實人生的普通人的寫照,更是對獅子山下香江精神的一種最貼切的詮釋。

 

童年苦難

  在位於牛頭角創富中心嘉鴻公司內,葉建明獨自拉著一個箱子進入辦公室。雖然公司已經進入香港出口手套前幾位,他被業內人士稱為“手套大王”,但葉建明依然給記者這樣的強烈印象--親力親為,事業成功依然低調、依然兢兢業業、謹慎沉穩。

  “我這一輩子吃了很多苦”。還沒來得及喝上一口水,葉建明便開始了講述他那艱難傳奇的發展史。

  葉建明出生在福建泉州。小時候印象最深的就是一個“窮”字。全家五口人:父母、哥哥、妹妹和他,全靠在供銷社上班的父親每月三十多元的工資和母親搓麻繩的微薄收入度日。在租來的一間十來平方米的房子裡,二張床便把家塞滿了,孩子們缺少揮胳膊、蹬腿的成長空間。

  “最不能忘的就是‘住’:稍稍長大一些,家裡住不下了。我便每天到左鄰右舍家去問,有沒有一個空間,甚至是地上的打個地鋪,讓我睡一覺。”

  大約在葉建明十三歲,父親在房後一塊空地上搭建了一個豬棚,養了六頭豬,期望以副業來貼補家用。小小的葉建明就獲得一項重要任務,每天早上四五點,當太陽還在睡覺的時候,他就得起床去買喂豬的豆腐渣。於是,清晨小鎮街道上,便出現這樣一景:一個瘦弱的孩子,頑強地蹬著自行車,車的兩側,各掛一個大桶,車後放著一個大包,佰多斤的重量,比葉建明的體重重了許多。

  不僅困乏每天困擾著這個剛開始發育的孩子,更使他過早體會到生活的艱辛。

  十六歲,葉建明進入當地一家鑄造工廠,一月工資十多元。一個多月,在左眼留下一個留給歷史以作證的燒傷傷痕後,葉建明走出了工廠大門。

  葉建明在街頭開起了一家小店,售賣雜品--如果要追溯葉建明最早的從商足跡,這裡應該說是起點。小店,留下他似乎朦朧、卻還清晰的經商思路。

  雜貨店生意並不景氣,但葉建明卻看到了另外的商機。那時,街頭有許多人背著小桶叫賣冰棒,在夏天的泉州,這生意不錯。“我為什麼不利用這個機會呢?”葉建明很快找到冰棒廠,提出替他們批發冰棒。廠裡痛快答應了。沒有冰櫃等設備,葉建明便準備了大木桶和棉被,每天淩晨兩三點騎車一個多小時趕往冰棒廠批發冰棒,然後再批給走街串戶的小販。

  最高興的是每天晚上,一分兩分地數著掙來的錢,居然日收入達到二十至三十元,比在工廠一個月的趕工還多許多。“不過,太累了”。

  雖然這段經歷成為葉建明從商的“啟蒙”,但過度的勞累使葉建明相信,這不是他長遠要幹的事。他就像一個獵人在尋找獵物一樣,尋找機會。

  機會來得很偶然。一次,葉建明來到一個工業手套配料廠,跟在廠裡的熟人聊天,他發現,這個廠生意十分好,很多人在這裡排隊,要買(批發)他們的產品。他頓時想,我能不能也辦這樣一間工廠呢?有了這個心思,他開始打聽利潤如何,如何買機器,如何買原材料。

  揣著借來的兩三千元,葉建明去了上海,去了廈門,買來了機器,購到了原材料,手套工廠就這樣開工了。那時,葉建明才僅僅十九歲。

  幾年下來,工廠開始有了點規模,有了百多台機器,產品銷路也已經打開。

  也許,如果在這條路上就此走下去,葉建明的人生也就這樣平緩上升。但是,他註定要經歷更多的磨難,並獲得更大的輝煌。

  一段婚姻,改變了葉建明的已經在向順途步入的人生軌跡。

 

香江寫就苦樂人生

  因為妻子是香港人。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二十三歲的葉建明揣著二佰元來到香港,就此開始書寫在香港的苦樂人生。

  香港牛頭角創富中心。今天,葉建明的公司總部就設在這裡。

  是歷史的偶然,還是上蒼特意安排,21年前葉建明就是在緊挨這幢大樓旁的一幢樓房裡,開始了他香港生活的開端。

  “一開始對香港什麼情況都不熟悉,我又不會講廣東話。但我需要生活下去。”到香港的第二天,葉建明就找了份工作。在一間工廠包裝棉紗。廠房,恰好在今天公司大廈的隔壁。

  葉建明要幹的活兒是在流水線上包裝滾燙的棉紗,一天收入六十多元。每天如機器人般的枯燥工作,令他半年後辭職,進入一間生產蠟燭的工廠。

  也許是應了古人之言:“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蠟燭廠的活兒比棉紗廠更艱辛。每天與沸騰的蠟油為伍,一個人看管二佰多台模具,將滾燙的蠟油倒入模子後,必須趁蠟油還沒有冷卻,就用手將蠟燭起出。

  廠房空氣燥熱,蠟油味道彌漫在每一個角落,整天呼吸在這種環境中,葉建明幾乎完全失去了食欲。不久,葉建明的腿,被熾熱的油桶燙出了大泡。不到半年,葉建明帶著艱辛的體驗,離開了這家工廠。

  隨後,他進入一間生產服裝墊肩的工廠,在將近一年的時間裡,幾乎做遍了工廠的每一個工種。

  這時,一個朋友找到葉建明,提出合夥開墊肩廠。那時葉建明依然窮困。全部家當不過是一張床、一張桌子和一個電冰箱。他找到一位前輩,向她借款五萬港元。不想前輩對葉建明不放心,多方打聽葉借錢的用途。屈辱之下,葉建明毅然退掉了這五萬創業資金,另想法告借。

  比起借貸,葉建明更難忘的是產品推銷。手裡沒有客戶,每天到香港各地的大廈看門牌,“我每天跑一個地方,挨個挨個樓宇進,先看底樓掛的牌子,看到有服裝廠,就一層層爬樓,挨門挨戶敲門,詢問別人要不要我的產品。”

  那是一段傷害尊嚴的日子,別人的白眼、冷漠地拒絕、大聲地呵斥,甚至被人趕出來,是家常便飯事,雖然讓葉建明感傷,但沒有冷卻他的鬥志。也許,正是有這些經歷,令今天的葉建明更加平民化,更有善心、愛心。

  最大的打擊、最糟糕的事情還不是遭人冷漠。

  一九八六年下半年的一天,葉建明到不久前還送過貨、位於元朗的一間羊毛衫廠催款。他突然發現,這家羊毛衫廠關閉。工廠欠葉建明的五十多萬元一分都無法收回。

  葉建明在香港的首次創業失敗了,但是,對這樣一個不服輸的人來說,他獲得了經驗,也培育了意志。而世態的炎涼,人生的冷暖,也使他更深刻認識這個社會,並培養了自己關注弱小的慈善之心。

 

步入輝煌

  二十年前,當葉建明剛剛進入手套行業時,香港有二佰多家相關企業。經過市場大浪淘沙,如今,大的企業,有三十年以上歷史的企業,只剩下二十多家。嘉鴻,當之無愧地躋身前三名,葉建明,也被一些業內人士稱為“手套大王”。每月,嘉鴻七十來個集裝箱的產品,數以百萬計的手套被銷往世界各地。

  作為香港大型手套出口商,葉建明擁有自己的核心企業,出口產品中,有三成來自這些企業。一九九零年,葉建明在泉州的工廠投入生產,僅此一廠,二零零二年出口交貨值達到近一仟捌佰萬元人民幣。如今,葉建明又在河北開辦了工廠。一道從苦難中走過來的葉的哥哥和妹妹,如今都在泉州經營工廠,作為葉建明出口的後備基地。

  在葉建明的出口產品中,還有70%來自於收購。內地許多手套企業,都與嘉鴻有著業務關系。通過嘉鴻將產品銷往世界每一個角落。

  和很多香港商人一樣,葉建明也採取的是香港-內地模式,香港接單,內地生產。為此,他成為“飛人”,跑內地企業,跑全球客戶,參加世界各地的展覽……

  登錄嘉鴻網站(http://www.kahung.com.hk),公司開宗明義,強調“品質第一、信譽第一”是公司的經營宗旨。在從商路上遭遇過暗算的葉建明相信,品質和信譽是公司的生命,待人以誠,事業才能長遠發展。

  隨著全球對勞動保障的進一步重視,市場勞保手套每年按 20%增長,全球達數億美元的勞保手套為企業今後發展提供市場機遇。葉建明計劃下一步,將公司規模再擴大一倍,除了手套,公司的業務也已經擴展到箱包、帽子等行業。

  即是如此,葉建明依然保持憂患意識,勝而不驕,親力親為,跑工廠、跑客戶。他相信,“愛拼的精神,吃苦的精神,永遠需要”。

 

不忘苦難

  葉建明是個重情的人,也是個感恩的人。

  在他辦公室裡,葉建明迄今仍然將保存著他當年推銷產品、走街串戶的箱子。“它提醒我永遠不要忘記人生的艱難--當然,我是永遠不可能忘記的”,他說。

  在接受采訪時,葉建明口中不時提到兩個人。一個是在他當年創辦墊肩廠的員工,這名員工二十年來一直跟著葉建明打拼,無論逆境順境。今天,這位員工已經六十多歲了,“我告訴她,無論她願意在公司幹多久都可以。”說話間,那名員工走進辦公室,從她微笑著主動收拾垃圾可以看出,她把這裡當作自己的家。

  另一位員工是在創建嘉鴻後,專門請的管理人員。留學加拿大的吳偉紅在公司的成長中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多少年來葉建明始終心存感激。對于每一個普通員工,葉建明都待人以誠,雖為老闆,不見他頤指氣使,相反,他反復強調,“我的員工都很努力,企業的發展,他們是有功之臣”。也許,正是有這樣的氣度和禮賢下士,嘉鴻才能有今天的成功。

  在他辦公室裡,掛著他的三個兒子的照片--那是他引以為自豪的另一大成就。大兒子在波士頓大學攻讀國際貿易,葉建明總為孩子學習好而驕傲:“他書讀得好,但是會不會接我的生意,現在還說不好。”二兒子在洛杉磯一所中學學習,雖然兩個孩子年紀尚小,但葉建明對遠在大洋彼岸的孩子顯然比較放心。“我家族中沒有人上過大學,我的三個孩子都上大學,是我的心願。”

  苦孩子出身的葉建明把“苦難”作為教科書,作為孩子的必修課。他的教育方法就是首先讓孩子認識人生的艱難,創業的艱難。他曾經帶著三個孩子到當年居住的地方去看,去體會,兩個已經懂事的大孩子都非常有感觸。商務繁忙,全球奔波,占據了葉建明大量的時間,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沒有一天是他的假期。但是,只要在家,只要與孩子在一起,他就要把孩子召集起來,向他們講述做人的準則,人生的原則。“我父親常說,人沒有辛苦,哪來世間財富,我也用這些話教育孩子。”“我還告訴孩子,一個人無論做什麼,都需要一種精神。”事實上,這是葉建明走過的路的真實寫照。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成功了的葉建明,依然保持著平民心態,保持著那份關愛之心。他時常說,人要有愛心,要有善心。為此,他擔任了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會的副主席,擔任香港泉州慈善促進總會常務董事。

  對於童年苦難,他記憶猶新。對於失學的絕望,他終身難忘。“我希望內地的孩子,都能有機會讀書,都能成為有知識,有文化的人。”當內地需要修建希望小學,他積極捐資,當他的母校老校長前來香港籌款建設校園時,他率先捐款。他還向家鄉見義勇為基金捐款,為敬老院捐款,為生病的女孩兒捐款……

  當問及他,這些年來,進行了多少慈善捐款時,他低調地說,我從來不計算多少錢,真的,我不記得。

  這就是一個真實的葉建明,拼搏不已,卻又低調、實在,充滿慈愛之心。